百年激蕩,江淮柱石,我是講述人張國元,安徽省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我今天帶來的是國控集團的企業徽標。這個企業徽標,不僅是國控集團應新時代春風而生的標識,更是安徽深化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生動寫照。
紅色,是國有資本的底色;誠信,是國控集團的基石。“鼎”,有革故鼎新、德之表征的意涵;與“印章”元素疊加,代表著國控“有責任、講擔當”的精神內核。而整個標志,以資本的“資”為視覺設計,展示了我們的時代使命,就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決策部署,實現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轉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成立于1999年的省國資運營公司,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我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企業,2018年改組為安徽國控集團,承擔起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服務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任,承擔著國有資產運營處置、國有股權管理、國有資本投融資三大戰略任務。
國有資本運營,顧名思義,就是運營國有資本,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就是為國理財、為皖理財,為國有資本“保駕護航”,是黨和人民的“紅色管家”。
堅守紅色初心,踐行紅色責任。雖然運營的是“摸不著”的資本,但我們牢牢聚焦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科技創新、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省屬企業改革發展,充分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功能,落實國家戰略、服務全省大局。
牢記紅色初心,當好“紅色管家”。對于國控集團來說,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堅決不打折扣;服務全省改革發展大局,必須義不容辭。2018年,省委省政府明確集團為我省劃轉國有股權充實社保基金的承接主體;2019年,省委省政府確定集團為省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工作的接收主體。
管好“養老錢”、確保可持續,納入“一盤棋”、構建大格局,既要“接得住”、又能“管得好”,這是省委省政府賦予國控集團的職責和使命。如果說,投融資是引水增流,充盈國有資本池,實現保值增值;那么股權管理,更像是開渠筑河,實現對國有股權的價值提升。集團推動所屬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IPO,就是發揮股權管理平臺作用、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的成功實踐之一。2005年底,省建筑設計院整體劃轉至安徽國控。多年來,國控集團以優化提升改革推動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股份制改造、上市培育為突破口的發展路徑。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2020年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較2005年增長10.5倍、14.1倍、15.1倍、9.7倍;并于今年5月27日,IPO順利通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審核。
砥礪紅色初心,彰顯“紅色擔當”。改組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是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新生事物。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我們著眼大局,勇挑重擔、革故鼎新。對于國控集團來說,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實施有序進退,持續推進低效無效資產出清,發揮省屬企業改革發展服務保障功能。從2005年到今天,我們以戰略重組、股權轉讓等多種方式,實現近60戶企業的資本流動,通過省屬企業托管中心,累計接收1.2萬余名各類非在職人員,順利完成國有企業剝離社會職能工作。在全省國企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起到了“防火墻、穩定器、減壓閥”的作用。
“十四五”期間,安徽國控將:圍繞一個目標:打造國內一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實現兩大提升:提升運營能力、提升平臺功能。建強三大平臺:國有股權管理平臺、國有資本投融資平臺、國有資產管理平臺。打造六大板塊:上市公司板塊、基金群板塊、類金融綜合服務板塊、產權交易板塊、資產運營處置板塊、實業及服務保障板塊。聚力五項工程:聚力平臺建設強能工程、聚力公司治理制度工程、聚力板塊聯動協同工程、聚力改革創新動力工程、聚力黨的建設引領工程。在服務我省“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中展現更大作為。
發揮好國資運營平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