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水利(水務)局、廳直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水利建設市場管理,規范市場管理行為,優化全省水利建設市場營商環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結合我省水利建設市場實際,現就水利建設市場管理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市場管理工作職責
水利建設市場管理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省水利廳負責制定全省水利建設市場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監督指導全省水利建設市場管理工作。省水利水電基本建設管理局受省水利廳的委托,承擔全省水利建設市場管理具體工作,負責建設管理全省水利工程建設綜合管理平臺。
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按照市場管理制度的規定和要求,負責管轄范圍內的資質資格管理、招標投標行業監管、信用體系建設等相關工作;負責指導項目法人組建,規范項目法人管理與考核,監督項目招標投標、參建單位合同履約和工程質量、安全、進度、資金、農民工工資支付、施工揚塵污染防治等工作。
二、加強項目法人管理
(一)規范項目法人組建
各地應進一步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按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法人管理指導意見》相關規定,規范組建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原則上有建設任務的市、縣(區),宜組建或明確常設專職項目法人機構,統一承擔本地區政府出資的水利工程建設;必要時,可根據項目建設規模和實際,統籌考慮采用委托代建、項目管理總承包、全過程咨詢等方式,引入社會專業技術力量,協助項目法人開展建設管理工作。
(二)落實項目法人責任
項目法人要組織開展或協助項目主管部門開展項目建設前期相關工作,依法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咨詢和材料、設備等組織招標或采購,監督檢查參建單位合同履約、人員到位情況,負責開展項目信息管理和參建單位信用信息管理相關工作等。項目主管部門要督促項目法人認真履行市場管理相關工作職責,加強對各參建單位的合同管理。
(三)加強指導監督
各市、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要加強對項目法人組建、建設管理工作指導,定期開展檢查、培訓等工作,指導項目法人提升建設管理能力。各市每年開展集中培訓不少于1次,定期開展項目法人履職情況和工程質量、安全、進度、資金、農民工工資支付、施工揚塵污染防治等工作的監督檢查,有序推進項目法人及主要人員的考核評價。
三、規范資質資格管理
(一)擴大承接工程范圍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工程建設管理改革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信用良好、能夠提供足額擔保的水利施工企業,可試點承接資質類別內上一等級河道治理工程(包括疏浚、清淤、護岸)施工。開展試點的市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企業實力和年度建設任務等實際,制訂實施細則,按年度確定本區域上跨資質承攬項目的試點項目及企業名單。
(二)規范企業資質審核
各市、省直管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對照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和省水利廳《關于做好建筑業(水利類)企業資質配合審批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我省建筑業(水利類)企業資質配合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明確審核權限、落實審核責任,規范做好水利施工企業資質配合審批工作。
(三)加強從業行為監管
各市、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強化對從業單位、從業人員的行為監管,加強對管轄范圍內水利工程轉包、違法分包、出借借用資質等違法行為的認定查處;加強對從事水利工程建設活動的注冊建造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執業人員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掛證”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建造師、監理人員違規承建多個項目的,應責令項目法人及相關單位進行整改。
四、加強招標投標管理
(一)規范招標人行為
招標人要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律法規制度,依法確定招標范圍、招標方式,科學合理劃分標段,參考省水利廳招標文件示范文本,規范編制招標文件,合理確定評標基準價計算系數、信用賦分方案及級差分值等,積極推行項目創優;不得以肢解發包、化整為零等形式規避招標,不得通過設置不合理條件排斥或者限制潛在投標人,禁止唯最低價中標等不合理的招標采購行為;招標前應按規定向項目所屬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各級人民政府指定的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提交相關材料,編制的招標文件與示范文本不一致的內容,應進行說明并經招標投標監督管理部門同意;招標工作完成后按時提交招標投標情況報告。
(二)加強招標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管理
各市、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部門加強水利行業評標評審專家入庫管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招標代理機構加強行業自律。招標人要擇優選擇具備相應專業能力的招標代理機構,根據招標代理機構服務質量,客觀公正評價其合同履約情況,發現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存在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向項目主管部門和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部門報告。
(三)強化招標投標工作監管
根據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及時修訂完善各類招標文件示范文本。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按規定落實行業監督管理職責,加強對招標文件編制等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加快推進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會同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部門開展招標投標過程及標后管理專項檢查,利用大數據等手段開展企業投標情況分析,對中標率異常、不以中標為目的、經常性“抱團”投標企業進行監測預警和監管提示;加大違法投標行為打擊力度,嚴厲打擊圍標串標、操縱投標等違法行為。
五、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一)健全信用管理機制
持續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項目信息公開和市場行為評價管理制度及標準。加強項目信息、監管信息和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規范全省水利建設市場行為評價,動態調整企業市場行為分值,加強信用管理成果應用和市場主體分級分類監管。
(二)加大信息公開力度
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要嚴格落實信用管理各項工作要求,按照管理權限,組織項目法人按要求公開項目信息。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按規定及時上報市場主體不良行為記錄信息,加強對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推動信息互聯互通、交換共享。
(三)規范市場行為評價
各項目法人應加強對各參建單位的合同履約管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賦分,評價結果應按規定履行公開和告知程序。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要依照管理權限,加強對參建單位現場人員到崗、合同履行評價、質量、安全等工作的監督管理,規范市場主體不良行為的認定和處理。
六、提高市場管理服務能力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切實增強市場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力量投入,明確工作職責,精心組織實施,確保水利建設市場管理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二)提升信息化水平
省水利水電基本建設管理局要加快全省水利工程建設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持續完善全省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相關信息的歸集、存儲、分析、共享等功能。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加快推進項目管理、市場服務、政府監督等業務的在線辦理,提升市場管理能力和服務效能。
(三)加強市場監管
省水利廳加強對各地市場管理工作的指導,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逐步推進水利建設市場管理評價工作。各市、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日常監督檢查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原則上每年結合質量考核等開展集中檢查不少于2次,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按規定處理定性上報,并督促項目法人及相關單位及時整改。
2023年8月29日